常见气流输送动力源及其特点?动力不足,气流输送系统的功能将被大打折扣,怎么选动力,来看专业的介绍。
常见的气力输送动力源:
1罗茨鼓风机:
优点:结构相对简单可靠;在中等压力(<1bar)和中大风量范围内效率较高;流量恒定,几乎不受压力变化影响(容积式);对进气阻力不敏感;维护相对简单;可提供无油空气。
缺点:噪音通常较大(需消音器);压力有限(单级一般<1bar,双级可达更高但效率下降);高温升(排气温度高);不适用于高压或极高压需求;流量调节通常靠旁通阀或变频,变频调节更优。
适用:中短距离、中等压力、大风量的正压和负压(需用罗茨真空泵)输送系统。
离心风机:
优点:结构简单紧凑;运行平稳,噪音相对较低;可提供大风量;初期成本通常较低;可提供无油空气。
缺点:只能提供低压(通常<20kPa/0.2bar);流量随系统阻力(背压)变化显著(压力-流量曲线陡峭),系统设计或工况变化容易导致流量不足或过剩;效率曲线较窄,偏离设计点效率下降快。
适用:短距离、低压损、大流量、对压力波动不敏感的正压或负压系统。例如,稀相输送短距离轻质物料。
螺杆空压机:
优点:运行平稳,噪音可控(尤其变频机);效率较高(尤其部分负载时变频机);压力范围广(标准机0.7-1.3bar,高压机可达更高);可靠性高,维护相对方便(尤其比活塞机);可提供无油机型。
缺点:初始投资成本较高(尤其无油机);压缩空气含油(油润滑机,需后处理)、含水和热量(所有机型都需后处理);即使后处理,也无法达到无油(油润滑机);需要配套后处理设备(储气罐、干燥机、过滤器),增加成本和空间。
适用:需要中高压、风量要求适中或较大、对运行平稳性和噪音有要求、有现成气源或可接受配套后处理的正压系统。长距离、密相输送常用。利用工厂现有压缩空气网络是常见方案(如果气量、压力、品质足够)。
活塞(往复式)空压机:
优点:能提供很高的压力(>10bar);小流量下效率相对较高;技术成熟。
缺点:运行振动和噪音大;输出气流有脉动(需大储气罐);维护工作量大(易损件多);通常尺寸较大;多级压缩才能获得高压;可提供无油机型(成本高)。
适用:需要非常高压力、相对较小风量的正压输送系统(如长距离、高提升的密相输送)。
真空泵:
类型:液环泵、旋片泵、罗茨真空泵(常需前级泵配合)、干式螺杆真空泵等。
特点:专门用于产生负压(真空)。选择时需考虑所需真空度、抽气速率、是否允许接触工艺气体/粉尘(干式vs湿式)、是否需要无油等。
适用:负压(真空)输送系统。